模具壽命是指一副模具從開始試用到報廢之間的期限,在模具設計階段就應明確模具適用的生產批量類型或者模具生產制件的總數量,在正常情況下,模具的使用壽命應大于設計壽命。不同類型的模具正常損壞的形式也不一樣,單總得來說,工作表面損壞的形式有摩擦損壞、塑性變形、開裂、疲勞損壞、啃傷等。
1)模具結構。合理的模具結構有助于模具的承載能力,減輕模具承受負荷水平。,對應力集中相當敏銳,當承力件截面尺寸變化時,最容易由于應力集中而開裂。因此,截面尺寸變化處理是否合理,對精密沖模壽命影響較大。
2)模具材料。應根據產品零件生產批量的大小,選擇模具材料。注意模具材料的冶金質量可能造成的工藝缺陷及工作時承載能力的影響,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彌補 冶金質量的不足,以提高精密沖模壽命。
3)模具加工質量。模具零件在機械加工,電火花加工,以及鍛造、預處理、淬火硬化,在表面處理時的缺陷都會對模具的耐磨性、抗咬合能力、抗斷裂能力產生顯著的影響。例如,模具表面粗糙度、殘存的刀痕,電火花加工的顯微裂紋,熱處理的表面增碳和脫碳等缺陷都對模具的承載能力和壽命帶來影響。
4)模具工作狀態。模具工作時,使用設備的精度與剛度、潤滑條件、被加工材 料的預處理狀態、模具的預熱和冷卻條件等都會對模具壽命產生影響。例如,薄料的精密沖裁對壓力機的精度、剛度尤為敏感,必須選擇高精度、高剛度的壓力機,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5)產品零件狀況。被加工材料的表面質量狀態、材料硬度、伸長率等力學性能,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都對模具壽命有直接的關系。
模具的技術經濟指標包括:精度和剛度、生產周期、模具生產成本以及模具壽命,它們之間是互相影響和互相制約的,而且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要根據產品零件和客觀需要綜合平衡,抓住主要矛盾,求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以滿足生產的需要。